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

牙牙學語


小嬰兒是怎麼開始學說話的呢? 每天眨巴眨巴張著大眼睛,專注地聽著身邊所有的大人,你一言我一句的。漸漸地,當你叫他們的名字時,他們開始有回應,應該是懂了那個名字就代表他。一歲多 時,剛開始能發出「咿咿呀呀」的叫聲,叫他來喝奶吃飯,他開心地「咿咿呀呀」大叫,生氣時也「咿咿呀呀」地大哭…
他們正在模仿大人動嘴巴說話的方式,想要表達他們的情緒或意見。
不久後,突然的有一天,他們張嘴開始說,重覆大人們嘴上說的話語:
大人們說「小寶貝,來吃飯飯」。於是他們學會說「吃飯飯」,
大人們說「小寶貝,讓媽媽帶你去吃飯飯,好不好」。於是他們學會說「媽媽,我要吃飯」
大人們說「小寶貝,肚子餓了沒? 媽媽帶你去吃飯,好不好」。於是他們學會如何使用一個完整的句字「媽媽,我肚子餓了,想要吃飯。」
大人們說「吃飽了,要說謝謝」 於是他們學會,在吃飽飯後,乖巧禮貌地說聲「謝謝」。


模仿,是與生俱來的能力。想要開口說英文,一字不漏的模仿是最有效的方式。

已經二、三、四十歲的我們,沒有爸爸媽媽在旁無微呵護,臉蛋和身材也不再像小嬰兒那樣可愛吸引人,不可能有人,願意同樣一句話對你說上十幾二十幾次、有耐心地等你從聽懂、到模仿、再到開口說得字正腔圓,然後還充當你24小時的啦啦隊,在你每學會一個新字時,就給你拍手歡呼 (父母真的很偉大,快點打個電話回家吧)。就算有,我們應該也會整個人不舒服吧!! (至少我是啦!)
認清了這個事實,就應該很清楚,為什麼母語這麼容易,但第二語言這麼困難了! 長大成人的我們,沒有父母的悉心照料,也失去了天生可愛無辜的嬰兒臉,就只能靠自己,借助工具,重覆地聽材料和模仿說話了。

拿著在 Step A 聽得最熟的那一卷材料,及聽寫下來的劇本,以一個段落為單位,開始模仿大聲朗唸每一個句字。唸得愈像愈好,如果覺得唸得不像,就回去聽材料,直到唸得通順為止。這個段落唸得順了,感覺對了,就跳到下個段落,直到完成整本劇本 (也就是整卷材料)
因為是和在 Step A 使用的同一卷材料,耳朵已經聽得爛熟。所以自己嘴巴上發出來的聲音,哪裡怪怪的,耳朵都能很快地查覺。覺得怪怪的,就回去聽材料,然後再試著講一次。
有不懂意思的單字,拼不出來的單字,或怎樣也聽不清楚的句字… 都沒關係,就是照著你耳朵所聽到的,用拼音大約地寫下來,然後儘可能大聲地唸得愈像愈好。反正我們當初都是這樣學會說母語的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GPS領航+,現正招生中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